全球汽贸网资讯,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Mazda Motor Corp.)计划在泰国投资 150亿泰铢(约合1.5亿美元),用于生产电动紧凑型多功能车(SUV)。泰国投资委员会(Board of Investment)近日宣布,该项目将落地马自达位于北柳府(Chachoengsao)的工厂,这是马自达在东南亚的重要生产基地。此次投资的核心目标不仅是满足泰国本土市场需求,同时也将加强马自达在东盟(ASEAN)及日本市场的出口能力,进一步推进其电动化战略。
(图片来源:彭博社)
马自达社长森谷正博(Moro Masahiro)表示,公司计划在新工厂正式投产后,年产量达到10万辆。其中,大部分产品将出口至东盟国家及日本,以迎合日益增长的新能源车需求。这一决定表明马自达正加快转型步伐,以适应全球市场对电动车型的快速增长趋势。马自达目前在泰国的主要生产车型仍以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HEV)为主,例如Mazda2、Mazda3、Mazda CX-5等畅销车型。此次电动车投资将填补其在东南亚市场的产品短板,使其具备与竞争对手抗衡的能力。
泰国汽车工业陷入低迷,新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马自达此次投资正值泰国汽车市场低迷之际。作为东南亚最大的汽车生产中心,泰国的汽车工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泰国工业联合会(Federation of Thai Industries)数据显示,2023年泰国汽车产量跌至四年来最低水平,主要原因是国内汽车需求疲软、信贷政策收紧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2024年上半年,泰国国内汽车销量同比下滑26%,导致大量车企面临库存压力和销售困境。
导致市场低迷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家庭债务飙升。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泰国家庭债务总额已达到GDP的89%,这一高负债水平严重削弱了消费者的购车能力。同时,由于金融机构采取更严格的贷款审批政策,许多消费者难以获得购车贷款,进一步抑制了新车销量。此外,政府对电动车的补贴政策也导致燃油车需求下降,市场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尽管如此,泰国仍然是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预计2025年总产量将达150万辆,其中100万辆用于出口,50万辆供应本土市场。这一庞大的生产规模仍然对全球车企具有吸引力。
中国新能源车攻势猛烈,泰国市场竞争加剧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车企凭借价格优势、政策支持和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在泰国市场攻城略地,对日系车企形成了强劲挑战。据泰国电动车产业协会(EV Industry Association)统计,比亚迪(BYD)、长城汽车(Great Wall Motor)和上汽名爵(SAIC MG) 等中国品牌在泰国的累计投资已超过1027亿泰铢(约合30亿美元),并在当地建立了完善的生产和销售网络。
比亚迪已在泰国建成首座整车工厂,规划年产能15万辆,并推出Atto 3等畅销电动车型,迅速占领市场。长城汽车自2021年收购通用汽车(GM)泰国工厂以来,持续推出Ora Good Cat等电动车型,在当地市场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上汽名爵(MG)则深耕泰国多年,其MG4、MG ZS EV等电动车型以较高的性价比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数据显示,2023年泰国电动车销量超过5万辆,其中中国品牌占比高达75%,显示出中国车企在泰国市场的主导地位。
面对中国车企的迅猛攻势,日系品牌在泰国的市场份额持续萎缩。以丰田(Toyota)和本田(Honda)为代表的日系车企,一直在泰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依靠强大的品牌认知度和可靠的燃油车产品线保持竞争力。然而,在新能源车领域,日系品牌的动作较为迟缓,导致市场份额不断被中国品牌蚕食。日产(Nissan)虽推出Ariya等电动车,但受限于高成本和供应链问题,市场表现不及预期。丰田尽管在泰国推出bZ4X电动车,但由于价格较高、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其销量远逊于比亚迪和长城汽车。
马自达能否突围?三大挑战考验未来发展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泰国新能源车市场,马自达能否成功突围?首先,品牌影响力不足是其面临的最大难题。相比于丰田、本田等日系巨头,马自达在东南亚市场的份额较小,品牌认知度相对较低,如何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新能源品牌形象,是马自达必须解决的问题。
其次,电动化战略推进缓慢。马自达在全球市场的电动车布局相较于中国和欧洲品牌较为滞后,尚未形成完善的产品线和供应链体系。此次投资虽有助于提升马自达在东南亚市场的竞争力,但短期内仍难以撼动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的市场主导地位。此外,马自达尚未宣布具体的电动车型细节,例如续航里程、电池技术以及充电配套方案,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最后,价格竞争压力巨大。中国新能源车企通过本土化生产降低成本,马自达若无法在价格上具备优势,将难以吸引泰国消费者。泰国市场已进入价格竞争阶段,许多中国品牌的电动车起售价已降至50万泰铢(约合1.4万美元)以下,而马自达的新能源产品若定价过高,将难以与比亚迪、长城等品牌抗衡。
此次投资不仅是其电动化战略的重要一步,也表明了日系车企正加速调整战略,以应对中国新能源品牌的冲击。未来,泰国市场的中日新能源车大战无疑将进一步升级,竞争格局或将迎来新一轮变革。
(编译:全球汽贸网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