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贸网资讯,本周,两家亚洲企业在美国扩大制造布局的消息引起行业广泛关注。
(图片来源:汽车新闻)
3月初,中国福耀玻璃工业集团宣布将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投资4000万美元,新建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用于配套其在美国本地的汽车玻璃业务。根据公司公告,此举旨在“保障原材料供应安全,降低生产成本”,以应对北美市场对高质量汽车用玻璃不断增长的需求。
福耀此次投资由其全资子公司Fuyao Glass America Inc.主导,后者在美国伊利诺伊、俄亥俄和密歇根均设有工厂。2024年,福耀美国业务实现净利润8810万美元,营业收入达到89亿美元。其母公司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3%,达到人民币75亿元,全球业务运营稳定。
另一边,韩国现代汽车集团也宣布将在路易斯安那州投资60亿美元建设一座钢厂,由现代制铁负责运营,年产能预计将达到270万吨。该钢厂计划为现代在美整车工厂提供原材料支持。根据现代集团的规划,该项目是其未来四年内在美国总投资210亿美元的一部分,相关项目还包括扩建整车产能、电池工厂、芯片及自动驾驶研发合作、充电基础设施等。
现代汽车集团执行主席郑义宣称,这项投资将创造1300个就业岗位,强化其在美国的供应链安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闻发布会中大言不惭:“关税政策带来了成果”,并将这笔投资归功于其最新出台的政策。
根据公开信息,现代在美国已有三座整车工厂,分别位于亚拉巴马、佐治亚和佐治亚州布莱恩郡(Metaplant),后者即将举行正式投产仪式,未来将具备年产30万辆电动车的能力,车型包括Ioniq 5、Ioniq 9以及混动车型等。
同时,现代还宣布将与美国本土企业展开合作,其中包括与Nvidia联合开发自动驾驶芯片与机器人技术、向Waymo供应Robotaxi车辆、以及参与Ionna EV充电联盟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据官方数据,该集团预计新一轮投资将在2028年前在美国直接创造1.4万个就业岗位,并带动相关行业超10万个工作机会。
制造业本地化趋势延续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芯片短缺等问题暴露出全球供应链脆弱性,美国加大对制造业回流的推动力度,频繁出台与新能源车、电池、原材料相关的补贴与政策框架。尽管美韩之间存在自由贸易协定,但美国政界人士仍多次呼吁“对等征税”,并加强对进口商品的关税管理。未来这一政策将走向何方,仍存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来自亚洲的部分企业加码美国本地化制造,尤其是在汽车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投资布局日益集中。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企业高管多次强调是“基于市场需求”进行扩建,但投资时间节点的集中性、与政策信号的呼应,也引发了业内对背后动因的进一步观察。
(编译:全球汽贸网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