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控制,要么离开!即广汽菲克之后,下个是华晨宝马?!

全球汽贸网资讯,据路透社香港9月9日报道:华晨中国汽车,宝马在中国的合资伙伴,被其负债的国有母公司掠夺,向其他陷入类似合资外国汽车制造商发出了一个信号:要么控制,要么离开

1.jpg

                                                                  (图片来源:路透社)

上周五,在香港上市的华晨透露,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一系列复杂的未披露交易总计530亿元(76亿美元),导致该公司亏损24亿元。华晨是宝马合资公司的一个独立实体。其中包括110亿元的资金转移和为其苦苦挣扎的国有母公司华晨汽车集团提供的贷款担保,这些资金从未由董事会管理,也从未向股东解释过。这并不令人震惊,在2020年发生一系列违约事件后,华晨集团一直处于破产重组之中,其前董事长被控贪污。

这令人尴尬,但华晨在中国汽车制造商中是一个异类。它的家乡辽宁是全国经济较弱的地区之一。自中国政府宣布允许海外品牌控股合资汽车以来,投资者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没有这头摇钱树,华晨的价值将所剩无几,其股价已腰斩。

今年2月,宝马斥资37亿欧元将其在合资公司的持股比例提高至75%,并将合同延长至2040年。尽管如此,整合仍将2022年前六个月的税前利润从2021年同期的75亿欧元推高至130亿欧元。

许多外国汽车制造商还没有取得控制权,包括日产汽车和福特汽车。与宝马一样,它们的大多数合作伙伴都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而地方政府目前正面临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官员们向本土汽车巨头融资的风险正在上升,就像贵州省对其白酒巨头贵州茅台所做的那样。

合资企业还充斥着围绕技术、人才和权力的持续斗争。宝马和大众迅速行动,夺取控制权;当广汽集团试图控制广汽集团失败后,Stellantis放弃了与广汽集团的协议。那些持观望态度的人越早下定决心,他们就会越不受影响。

9月2日,在香港上市的华晨中国汽车披露了第三方调查的结果,显示该公司在2020年和2019年向其国有母公司华晨汽车集团提供了价值110亿元(16亿美元)的“未经授权的财务援助”和贷款担保。它也向其他几家交易对手方提供了类似的帮助。

调查发现,“未记录或不正确记录”的资金转移的总体结果是净流出17亿元。没有人向公司董事会报告。

由于推迟发布2020年财务业绩,华晨中国自2021年3月以来一直处于停牌状态。

今年2月,宝马斥资37亿欧元将其在华晨汽车中国合资企业的持股比例从50%提高至75%。

(编译:全球汽贸网 李铖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