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在周一接受CNBC独家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削减成本和与大众合作来缩小公司的亏损。

全球汽贸网资讯,小鹏在周一接受CNBC独家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削减成本和与大众合作来缩小公司的亏损。

0822-2.jpg

(图片来源:全球汽贸网 )

上周五,小鹏爆出自2020年8月在美国上市以来最大的季度亏损。

第二季度净亏损28亿元人民币,高于路孚特预期的21.3亿元。消息传来的同一时间,美股收跌4.28%。但周一下午,小鹏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涨幅超过2%。

小鹏汽车第二季度的总交付量为23,205辆,较去年同期的34,422辆下降32.58%。

上周五,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表示,公司正在削减所有业务成本,这将“大幅推动2024年毛利率的提高”。

今年4月,媒体报道称,小鹏计划削减制造成本,包括到2024年底在智能驾驶功能上节省50%。

“从费用的角度来看,我们经历了一次非常重大的业务重组,做出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开始看到我们业务的增长势头有所恢复。”小鹏副董事长兼联合总裁顾宏地周一在CNBC的节目中表示。

在2022年股价下跌超过80%之后,小鹏预备在今年大展身手,重振业务。该公司在中国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以及国内竞争对手和特斯拉的价格战泥潭中挣扎,特斯拉上周再次大幅下调了Model S和Model X的价格。

“需求实际上仍然相当强劲。我认为,尽管当下经济不景气,需求还是会继续增长。但与此同时,竞争在上半年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了更多的新机型,并且打出低价竞争。”

“为了提高盈利能力,我们在努力花费大量时间来削减成本。明年晚些时候,我们预计整车BOM总成本将降低25%。这也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工具。”

在汽车制造业中,bom清单列出了制造汽车所需的所有部件,如发动机、刹车、座椅和仪表板。

美国银行证券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说,它期待小鹏与大众的合作能“改善其财务状况,并可能加强其供应链管理。”

美国银行证券将小鹏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每股22美元,高于此前16.30美元的目标价。

7月底,德国大众表示,将向小鹏汽车注资约7亿美元,并持有该公司4.99%的股份。

此次合作将使两家公司共同开发两款新型电动汽车,汽车使用大众品牌,采用小鹏先进的驾驶辅助软件,面向中国市场,预计在2026年推出。

全球和本土汽车制造商都在推广先进技术,试图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上分一杯羹。美国银行证券在5月份的一份报告中说,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占据40%-45%的市场份额。

“通过与大众的合作,我们预计从明年开始,利润将得到提升。所以这是我们可以用来提高盈利能力的另一个工具。”

顾宏地说,除了计划推出的新车型,小鹏还将于明年推出“现有车型的升级版”。

“我们预计这些新车型将带来更高的毛利率,这也将有助于我们的盈利能力和产品组合。”

该公司预计其最新车型——第二季度末推出的小鹏G6 超智驾轿跑SUV——将进一步提高利润率。

“我们预计,在2024-2025年,产品组合的改善和更强的成本控制将提高其毛利率。我们预计其在2023年下半年至2025年推出的新车型将有助于销量增长。”美国银行证券表示。 (编译:全球汽贸网 E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