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杀入欧洲!1400公里增程黑科技,能否改写游戏规则?

全球汽贸网资讯,小鹏汽车(Xpeng)正在考虑是否将增程式电动车(EREV)引入欧洲市场。小鹏副董事长顾宏地(Brian Gu)透露,公司正在评估这一计划的可行性

1.png

(图片来源:彭博社)

小鹏的“超级电驱”(Super Electric)技术本质上是在纯电驱动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一台内燃机,但这台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作为发电机给电池充电,从而延长续航里程。整车综合续航可达1400公里,其中纯电模式下续航里程为430公里小鹏表示,这项技术可以实现纯电模式与增程模式之间的无缝切换,从而提供更顺畅的驾驶体验

年底前首款增程车型亮相,小鹏加速产品升级

在2月11日的英国发布会上,顾宏地透露,小鹏将在今年年底前推出首款搭载增程动力的车型,并计划将这项技术应用于现有产品线。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与大众集团(Volkswagen Group)在中国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小鹏的电动平台已经成为G9大尺寸SUV等车型的基础。如果小鹏顺利将增程技术整合进现有平台,大众也有可能会在2026年推出搭载增程动力的车型。不过,对于双方合作是否涵盖增程技术,小鹏方面没有明确回应。

增程车也难逃关税?

虽然增程式电动车本质上仍属于电动车范畴,但由于其搭载了燃油发动机作为发电机,欧盟仍将其视为特殊电动车,适用于针对中国制造电动车的额外关税,最高可达45%。

面对这一挑战,许多中国车企正在调整产品策略,力求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例如,吉利(Geely)旗下的极氪(Zeekr)宣布将在欧洲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比亚迪(BYD)也已通过海豹U(Seal U)中型SUV试水欧洲PHEV市场,希望在电动车和燃油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零跑拔得头筹,成为欧洲唯一销售增程车的中国品牌

目前,在欧洲市场唯一已经推出增程式电动车的中国品牌是零跑汽车(Leapmotor)。这家车企部分由Stellantis集团投资,并计划于今年3月交付C10增程版中型SUV。此外,马自达(Mazda)的CX30也搭载了类似的增程动力系统。

在中国市场,增程式电动车的热度正在迅速攀升。理想汽车(Li Auto)去年销量突破50万辆,其中绝大多数车型均搭载增程动力系统。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的增程式电动车销量达到120万辆,比2022年翻了一番,市场对长续航电动车的兴趣正在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路特斯科技(Lotus Technology)、问界(Aito)和阿维塔(Avatr)等品牌也纷纷宣布进军增程式市场,希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美国市场也盯上了增程车,电动皮卡要来?

不仅仅是中国和欧洲,美国车企也开始对增程技术产生兴趣。Stellantis旗下的Ram品牌计划在今年推出增程版1500全尺寸皮卡。此外,大众旗下的Scout品牌和福特(Ford)也宣布正在研发增程动力车型。

麦肯锡(McKinsey)在2月10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增程式电动车可能成为推动全球电动车市场增长的关键机会。”换句话说,在续航焦虑和充电基础设施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增程式技术或许能成为一剂“特效药”。

小鹏的“超级电驱”能否在欧洲掀起一场增程风暴?

虽然小鹏的增程式电动车尚未正式登陆欧洲,但这家中国品牌在欧洲的销量已经迎来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小鹏在欧洲市场售出8187辆,同比增长304%,其中丹麦是最大市场,销量达到2850辆。

随着欧洲电动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始探索新的突破口。小鹏的增程式电动车进军欧洲,不仅是技术选择,更像是一场对市场预期的豪赌。欧洲消费者一向对电动车的“纯电血统”情有独钟,而增程技术在这里更像是“折中方案”,甚至可能被看作是一种“非纯电动”的权宜之计。问题是,面对充电桩普及度参差不齐、长途驾驶的相关市场需求,小鹏的1400公里续航能否让欧洲用户改变对增程式的偏见?如果能打破“增程=妥协”的刻板印象,小鹏将能在欧洲开辟一条差异化生存之路。

(编译:全球汽贸网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