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贸网资讯,5月21日,小鹏在本季度仅交付了21,821辆汽车,2024年前4个月的交付量甚至都没有超过1万辆,远远弱于竞争对手比亚迪和特斯拉。
(图片来源:路透社)
虽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公布的第一季度亏损低于预期,但它给出的黯淡前景预期体现出中国激烈的价格战对其业务的损害程度。
根据周二的一份声明,在截至3月31日的三个月中,该公司归属于普通股东的非GAAP净亏损缩减至人民币14.1亿元(合1.95亿美元),好于分析师预期的人民币17.1亿元的亏损。
今年第一季度,小鹏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62%,达到65.5亿元,而预期为61.1亿元。毛利率为12.9%,略高于2021年和2022年的水平。
该公司名誉副董事长兼联合总裁顾宏地在声明中表示:“这标志着小鹏在其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基础上,通过提供智能技术,开发了一种独特的方法来提高其盈利能力和国际市场潜力。”
但小鹏在第一季度仅交付了21,821辆汽车,今年头四个月的交付量甚至都没有超过1万辆,远远弱于竞争对手比亚迪和特斯拉。
小鹏周二表示,该公司本季度的目标是交付2.9万至3.2万辆汽车,实现营收75亿至83亿元。
分析师此前预计该公司将交付约3.8万辆汽车,营收为人民币93亿元。
小鹏对第二季度的保守预测主要是由于其2023年业绩疲软,当时它只完成了不到60%的年度销售目标,被迫进行了激进的结构改革和大幅降价。
同为“造车新势力”的理想汽车周一公布的第一季度汽车销量和净利润低于分析师预期,导致其在纽约交易的股票暴跌13%。今年以来,小鹏在美国的股价下跌了43%。
随着小米公司大受欢迎的SU7和蔚来汽车更实惠的Onvo品牌汽车的推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小鹏汽车正押注于其智能驾驶系统来吸引买家。
小鹏汽车还在向包括香港和法国在内的其他市场扩张,并与大众汽车在技术和供应链采购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
此外,小鹏去年收购了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旗下的智能汽车研发部门,并计划今年推出大众市场品牌“MONA”。
(编译:全球汽贸网 Nor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