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贸网资讯,2025年4月1日据《彭博社》等多家海外媒体援引小米公司消息称,一辆小米SU7电动车于3月29日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地点为中国安徽某高速公路路段。多家本地媒体报道称,事故造成三人死亡,这一事件或将引发外界对“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安全性的更深层次审视。
(图片来源:小米)
小米公司当日在微博发布通报,称事故发生后警方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启动调查。目前尚未公布官方伤亡细节,小米方面暂未就此提供进一步说明。
据初步报告,涉事车辆在撞击发生前不久启用了高级驾驶辅助功能(ADAS)。事故发生前约20分钟,系统检测到驾驶员未握住方向盘并发出预警,随后又在探测到前方障碍时发出再次警告,驾驶员随即重新接管方向盘,但车辆仍冲撞至路边的混凝土隔离带,并随后起火,车体几乎被焚毁,仅剩部分钢结构残骸。
市场连锁反应:股价下挫,投资者担忧智能驾驶前景
小米集团在港股一度大跌6.3%,收盘跌幅为5.5%。自上周小米通过增发筹资55亿美元以支持电动车业务扩张以来,股价累计已下跌约18%。
“事故发生后,投资者可能会担心小米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竞争力与成长空间。”北京投行Chanson & Co董事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指出,“再加上刚完成的大规模募资,市场情绪明显承压。”
官方与供应商回应:尚未使用宁德时代电池
宁德时代发布声明称,涉事小米SU7并未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比亚迪方面则表示,其旗下弗迪电池为小米供应的是电芯,但电池包的结构与集成由小米自行设计,具体使用配置应由整车企业对外说明。
小米:智能驾驶≠自动驾驶
据介绍,小米SU7配备的“智能领航辅助(Navigate on Autopilot)”功能,支持自动变道、加减速、转弯与制动等操作,理论上可在驾驶员最低干预情况下完成通行。但小米方面在用户手册中亦明确提示:智能驾驶不是自动驾驶,驾驶者需时刻保持警觉、双手握住方向盘。
按照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即便开启高级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依旧不得双手离开方向盘,违者将承担相应责任。
海外对比:行业信任危机并非首次
据彭博社指出,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也曾因其自动辅助系统(Autopilot与FSD)多次遭遇监管机构调查。在美国,多起事故被指可能与系统漏洞有关,其中部分已造成死亡。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一位特斯拉车主因“刹车失灵”指控,在展台大闹而引发广泛社会关注。
在中国市场,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亦曾发生车辆起火或智能系统误判事故。造成电动车事故起火的原因通常复杂,可能涉及电池热管理缺陷、撞击角度、模组排布及系统响应时间等多重因素。
事故或冲击小米车战略
事故发生之前,小米造车项目可谓“一鸣惊人”。3月,小米刚将2025年销量目标上调至35万辆,显示其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雄心。
此次事故是否会对其销售节奏、品牌口碑或智能驾驶系统更新迭代带来延迟,目前仍需等待调查结果。但可以预见,智能辅助驾驶的风险边界与责任界定问题,将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编译:全球汽贸网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