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贸网资讯,对于在华的外国汽车制造商来说,在领导地位更迭成中国本土品牌时,他们需要加倍努力扭转盈亏了。
(图片来源:路透社)
最近几天,全球最大的几家汽车制造商发布的公告显示,它们正在走不同的道路。大众和通用正在押注电动汽车,而丰田和其他汽车制造商则踏上了降本增效的老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品牌首次成为市场领导者,在2023年上半年占据了53%的市场份额。
多年来一直与中国国有公司合资主导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全球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迅速转向电动汽车后,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他们为没有及时拥抱时代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在中国拥有最大工厂的特斯拉是上半年唯一占据市场份额的外国品牌,在受欢迎程度上超过了宝马。
由于特斯拉发起了残酷的价格战,这给在华汽车制造商的利润率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一些汽车制造商正在通过减产和裁员缩减规模,提高效益,包括丰田和三菱。
但上海咨询公司Automotive Foresight的董事总经理张豫表示,从前在华销量占总销量三分之一的品牌今年销量大败,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加倍下注。
其中包括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
(图片来源:路透社)
大众汽车周三宣布了两项协议,主要说明了与中国汽车新贵小鹏公司的合作。从2026年开始生产两款采用小鹏软件的新车型,并计划与中国合作伙伴上汽集团共同开发奥迪车型和一个新平台。自2022年底以来,大众汽车的销量一直被比亚迪超越。
大众董事会成员Ralf Brandstatter在其社交媒体账户上表示:“大众和小鹏的这一重大合作是我们‘在中国为中国’电气化战略的一个里程碑。”
今年上半年,通用旗下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在华销量下降了9%。通用一直指望基于奥特能平台开发的电动汽车来扭转局面。
自第一款凯迪拉克锐歌自一年前问世以来,该公司已售出超过1.2万辆基于奥特能的电动汽车。上个月,通用汽车将锐歌在华售价下调了14%。
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Mary Barra周二在电话会议上对投资者表示:“我们必须推出经济适用的技术型电动汽车。”这是通用汽车的中国战略。
“中国公司”
“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历来都是市场的领导者,它们都相信能够挽救自己的定位,保护目前的市场份额,”研究公司Sino Auto Insights的分析师Tu Le表示。
“这表明中国市场在他们的全球展望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于制造能与特斯拉和中国电动汽车公司竞争的产品的信心不足。”
价格战也削减了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利润率,许多制造商无利可图。只有资本雄厚且野心勃勃的老牌外国汽车制造商有能力打持久战。
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在6月份的一个行业论坛上表示:“我们会让敌人先打一仗,然后我们会带着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回来打败他们。”
他表示:“我们并没有放弃市场,只是选择在更合适的时机回归。”起亚汽车将于8月通过进口车型推出首款电动汽车EV6跨界车,进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根据销售数据和跟踪定价的分析师的数据,在向经销商提供了超过25%的折扣之后,德国豪车宝马、奔驰和大众旗下奥迪今年上半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基本持平。
宝马还宣布增加在中国的产品开发投资,预备在上海建立一个新的研发中心,开发面向全球销售的电动汽车。
中国电动汽车交易平台新出行首席执行官贺磊表示:“德国品牌享有全球规模。与此同时,他们不断用中国开发的产品追赶中国竞争对手。他们怎么可能没有竞争力呢?”
倒车档
一些公司正在撤资。三菱汽车关闭了一家生产欧蓝德SUV的工厂。在销量大幅下滑后,三菱与合作公司正试图就重组事宜进行谈判。
今年上半年,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排名跌至第三位。该公司已经放缓了一家生产bZ4X电动汽车的合资工厂的产量,并解雇了1000名合同工。
日产本周表示,将考虑从中国向其他地区出口汽车,以利用中国的成本优势。特斯拉、宝马、福特和雷诺也采取了同样的策略。日产将在中国推出四款新车型,其中包括一款电动汽车。
上海行业咨询公司Automobility的Bill Russo表示:“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卖汽车的地方。这也是一个推动规模经济的地方,增加你的成本优势,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编译:全球汽贸网 E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