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旗下的新锐品牌将在短期内重点发力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东南亚等无关税壁垒的市场,并计划于2026年进入泰国和英国。

当欧洲市场因高昂关税而对中国电动车筑起高墙,中国品牌们将目光投向了何方?蔚来旗下的新锐品牌——萤火虫(Firefly),给出了一个清晰而聪明的答案:全力进军右舵驾驶市场,在关税的缝隙中寻找一片新蓝海。

全球汽贸网资讯,近日,萤火虫品牌首批发往新加坡的右舵车型正式启航,打响了其海外战略转向的第一枪。萤火虫CEO金舸(Daniel Jin)更明确表示,将在短期内重点发力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东南亚等无关税壁垒的市场,并计划于2026年进入泰国和英国。

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布局,背后是中国电动车出海浪潮的一次关键转向。

屏幕截图 2025-11-18 153427.png 图片来源:路透社

一、 为何是右舵市场?欧盟关税下的战略突围

萤火虫的抉择,带着一丝“不得已而为之”的智慧。

文章中提到,早在今年初,萤火虫的小批量车型已登陆挪威、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市场。然而,2024年底欧盟委员会挥起的关税大棒,直接拖慢了其扩张步伐,并严重挤压了利润空间。

一个生动的例子是:萤火虫在欧洲的售价因关税从原计划的2.5万欧元被推高至近2.99万欧元,不得不与大众ID.3、雷诺R5等强劲对手正面硬刚。

前路受阻,必须另辟蹊径。而右舵市场,恰好成为了一片理想的“新大陆”。这些市场不仅没有惩罚性关税(punitive tariffs)的困扰,而且如英国、澳新等地本身具备成熟的电动车消费基础。对于急需在海外打开局面、证明盈利能力的蔚来而言,这是一条阻力更小、效率更高的路径。

二、 不做“价格屠夫”:萤火虫的海外精品化生存法则

更值得玩味的是萤火虫在海外市场的定位策略。

在新加坡,它明确表示将作为 “精品小型车” 推出,定价甚至会高于比亚迪海豚等竞争对手。这与国内市场上常见的“内卷”和“竞底逐价”形成了鲜明对比。

萤火虫CEO金舸的一句话道破了天机:“......你不能仅仅把萤火虫看作是另一款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如果我们降低它的定位,那就完了。”

这揭示了部分中国品牌出海时的核心困境与破局思路:单纯依靠性价比,极易陷入新的价格战,并加深“中国制造=廉价”的刻板印象。萤火虫选择了一条更难但更可持续的路——从一开始就树立高端、精品的品牌形象,用设计和产品力说话,而非价格。

三、 蔚来的全局棋:萤火虫承载着什么?

对于母公司蔚来而言,萤火虫(连同另一子品牌Onvo)是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实现销量突破的关键棋子。

数据显示,两大新品牌的推出,帮助蔚来上月创下了月交付超4万辆的纪录。尽管公司仍在亏损中挣扎,但管理层对第四季度盈亏平衡的预期,正有赖于这些新品牌快速上量并贡献利润。

因此,萤火虫在海外的成功与否,不仅仅是单一品牌的成败,更关乎蔚来整个集团的全球化叙事和财务健康。在国内“卷”到极致之后,在海外高价值市场站稳脚跟,是蔚来必须讲好的下一个故事。

结语

萤火虫的右舵战略,并非盲目扩张,而是一场布局深邃的远征。

它避开了当前最激烈的关税炮火,选择了尚属蓝海的右舵市场;它放弃了简单粗暴的低价策略,选择了需要耐心培育的精品路线。这款从诞生之初就为全球市场设计的小车,拥有考虑欧洲喜好的尺寸和UI,以及双行李厢等实用设计,其产品力是其信心的基石。

这条“避税”出海的道路能否一路畅通?在陌生的右舵市场,消费者是否会为一位定位高调的“中国新朋友”买单?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市场来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萤火虫的探索,为中国电动车的出海潮,提供了一个充满巧思的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