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贸网资讯,通用汽车(GM) 计划于本月关闭其位于沈阳的组装工厂,这是该公司在中国市场重组战略的一部分。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工厂主要生产别克GL8(Buick GL8)商务车和雪佛兰创酷(Chevrolet Tracker)跨界SUV,专供中国市场。
(图片来源:通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证实了该工厂的关闭,并表示通用汽车正在调整在华业务,以应对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的崛起。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商迅速崛起,给外资品牌带来了巨大压力。
通用汽车在华持续重组,削减产能
通用汽车在2023年第四季度因中国市场业务重组计入了40亿美元的重组费用,其中包括工厂关闭等调整措施。不过,在剔除重组成本后,通用汽车在华仍实现了正向股权收益。公司高管表示,尽管销量远低于2017年的404万辆巅峰水平,但通用汽车仍预计将在2025年恢复盈利。
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arra) 在最近的行业会议上表示:“在中国市场,我们专注于那些仍然受到特定消费者青睐的车型,我们有信心在这一市场保持稳健业务。”
中国市场销量下滑,但新能源车成亮点
SAIC Motors在华合作生产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Cadillac)品牌车型。然而,2024年通用汽车在华销量同比下降14%,仅售出180万辆,延续了自2018年以来的下滑趋势。
尽管燃油车和轻型卡车销量持续下滑,但通用汽车的新能源车型(包括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合动力车)销量却大幅增长50%,占其2024年总销量的近一半。
未来战略:高端品牌与进口业务
在上周纽约举行的汽车行业大会上,博拉明确表示,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重点将围绕凯迪拉克(Cadillac)、别克(Buick)以及高端进口业务展开。这一战略调整意味着,通用汽车可能会逐步减少在中国市场的低端车型生产,更倾向于通过进口渠道销售利润率更高的高端车型。
行业分析:外资品牌在华生存空间收窄
通用汽车的调整与近年来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挑战息息相关。随着比亚迪(BYD)、蔚来(NIO)、小鹏(Xpeng) 等中国本土品牌崛起,外资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加之政府推动新能源车发展、消费者偏好转变以及智能化趋势加速,传统合资品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何去何从?
通用汽车的关厂并不完全是企业自身经营不善的结果,而是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变化的体现。近年来,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尤其是新能源品牌如比亚迪、长城、蔚来等,迅速崛起,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而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则不断萎缩,许多合资车企的销量都受到了冲击。通用汽车在2024年中国市场销量下降14%,其中燃油车的销量下降更为明显,这使得维持传统燃油车工厂的运营成本变得越来越高,最终促成了沈阳工厂的关停决定。如果通用能够提供合理的安置方案、经济补偿或技能培训,帮助工人顺利过渡到新的岗位,那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一步。
(编译:全球汽贸网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