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贸网资讯,9月10日,墨西哥政府宣布将来自中国及部分亚洲国家的汽车关税提升至50%,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此次措施将不同程度地提高包括纺织品、钢铁和汽车在内的多个行业的关税,影响总额达520亿美元的进口。墨方称此举旨在“保护本地就业”,但业内分析人士则认为这是为了安抚美国。
(图片来源:路透社)
当被问及对中国汽车的进口关税时,经济部长马塞洛·埃布拉德表示:“他们本来就已经有关税了,目前是20%。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提高到允许的最高水平。”并表示,过去中国汽车进入墨西哥市场的价格“低于参考价”,冲击了本地制造业。他强调:“没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你几乎无法竞争。”根据墨方数据,此举预计将影响8.6%的进口规模,保护超过32.5万个工业与制造业岗位。措施还包括对钢铁、玩具和摩托车征收35%的关税。纺织品的关税将在10%到50%之间。该计划仍需国会批准,而政府在国会中占有显著多数。
经济部在一份文件中称,这些关税将影响那些没有与墨西哥签署贸易协定的国家,尤其是中国、韩国、印度、印尼、俄罗斯、泰国和土耳其。
这是一次典型的“保护主义”举措,符合墨西哥维护本地产业的政治逻辑。正如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学者所言:“美国不会允许中国把墨西哥当作后门。”墨西哥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在十年间翻番,去年已达到1200亿美元。这一趋势显然触动了美国的神经。
换句话说,墨西哥此举既是“对内安抚”,更是“对外表态”——它要向美国证明,自己不是中国商品的“跳板”。
BASE银行分析师加布里埃拉·西勒表示,关税在极短期内可能会推动对中国汽车的需求。她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对没有与墨西哥签署贸易协议的国家加征关税有两个目的:第一是增加财政收入,第二是向特朗普示好。”
美洲市场情报公司董事总经理约翰·普莱斯表示,墨西哥向美国出口大量汽车,此举是在回应美国压力,同时试图保护自己的经济。“墨西哥人试图安抚美国人,同时保护过去30年对他们非常有效的产业政策。”他说。此前,墨西哥政府宣布计划明年通过关税措施再增加37.6亿美元的财政收入。
美国和墨西哥共享与加拿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互为最大贸易伙伴。该协定使墨西哥在很大程度上免受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关税的冲击,而该协定将于明年接受审查。
墨西哥决定对中国汽车加征50%的关税,确实会推高出口成本,并在短期内削弱中国车企在墨西哥市场的竞争力,带来销量和份额的压力。但挑战之下更显机遇。面对新的市场壁垒,中国车企正积极加快本地化生产布局,强化品牌建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从单纯依靠价格优势转向以品质与技术驱动竞争。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关税带来的冲击,更将推动企业在全球市场实现更稳健、更长远的发展。
在美国的压力和本国就业需求的双重背景下,墨西哥选择提高关税,意图保护本地产业。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一举措难以有效保护墨西哥的汽车产业,也无法遏制中国汽车走向全球化的步伐。对于中国车企来说,虽然关税增加了成本,但这一挑战也迫使其加快全球化布局,探索更多灵活的应对策略。 关税可以筑墙,但挡不住中国汽车驶向全球的车轮。
(编译:全球汽贸网 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