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WSJ)近日报道,特斯拉正在要求其供应商,在未来一至两年内,逐步停止在其美国制造的汽车中使用中国生产的零部件。

全球汽贸网资讯,据《华尔街日报》(WSJ)近日报道,特斯拉正在要求其供应商,在未来一至两年内,逐步停止在其美国制造的汽车中使用中国生产的零部件。

屏幕截图 2025-11-17 134404.png

图片来源:路透社

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与供应商已经启动了零部件替换工作。这一调整并非突发事件,实际上,路透社在今年4月就已报道,特斯拉因应关税风险,两年来一直在加大北美地区的采购力度。

更值得关注的是,通用汽车在同一时间段也向其供应商发出了类似要求。两大车企不约而同的举动,预示着全球汽车供应链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中美贸易争端带来的关税波动,让企业高管们在制定定价策略时面临巨大挑战。整个2025年,汽车行业都处在应对贸易紧张局势的状态中。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系列调整的背后,是企业在复杂国际贸易环境下的风险管控需求。特朗普政府时期实施的关税政策及其不确定性,迫使跨国企业重新审视其供应链布局。

中国市场对特斯拉而言至关重要,其上海工厂是特斯拉全球生产体系的关键一环。然而10月份数据显示,特斯拉中国制造电动车销量同比下降9.9%,Model 3和Model Y产量(含出口)相比比九月暴跌32.3%。

这一系列变化显示,在全球贸易格局动荡的背景下,跨国企业或许需要寻求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然而要清醒认识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完善的产业链基地,仍然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中国制造正在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飞跃。随着本土品牌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将持续提升,在这场供应链重构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