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贸网资讯,特斯拉近日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递交的警示函件引发业界震动。这家电动车巨头指出,特朗普政府若继续频繁挥舞关税大棒,可能招致海外市场的报复性关税,使美国出口企业首当其冲。耐人寻味的是,作为特朗普政府“联邦政府精简计划”的操盘手,特斯拉CEO马斯克此时发出不同声音,折射出美国商界对贸易政策的复杂心态。
(图片来源:特斯拉)
这封信件直指贸易战的七寸:当美国电动车出口遭遇报复性关税,即便加速推进本土化生产,某些关键零部件仍面临“美国制造”的困局。信中特别建议关税政策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为产业链调整留出缓冲期。
“过往贸易摩擦的剧本总在重演,”特斯拉在3月11日的公函中警示,“外国政府针对美国电动车的报复性关税,往往来得比预期更迅猛。”这番表态恰逢特朗普政府酝酿四月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的关键时刻。
值得玩味的是,马斯克向来与白宫关系密切,他的特斯拉却率先打破沉默。作为特朗普的亲密盟友,这位科技狂人不仅主导白宫“联邦政府精简计划”,更亲自挂帅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此次特斯拉的公开发声,暴露出即便政府内部人士,也难以完全认同当前的贸易策略。
特斯拉的警告也表明,即便是本土汽车制造商,也无法完全规避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4月初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落地,全球汽车产业或将迎来更大波动。
与此同时,代表丰田(Toyota)、大众(Volkswagen)、宝马(BMW)、本田(Honda)和现代(Hyundai)等主要外国汽车制造商的行业组织“美国汽车驱动”(Autos Drive America)也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出警告,称大范围征收关税将严重扰乱美国的汽车制造。
该组织在另一封信中表示:
“汽车制造商无法在短时间内调整供应链,成本上升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消费者价格上涨、可选车型减少,甚至迫使部分美国工厂停产,最终可能导致供应链上的大规模失业。”
随着四月大限临近,底特律的工厂流水线与华尔街的证券交易屏都屏住了呼吸。这场关税博弈的结局,或将决定全球汽车产业未来五年的格局变迁。而特斯拉此番“谏言”,已然为白宫敲响了警钟。当贸易战的火星溅回本土,最先灼伤的往往是自家企业。
(编译:全球汽贸网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