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贸网资讯,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汽车征收 25% 关税。分析师和投资者警告,这可能使底特律三大车企(通用、福特、Stellantis)利润大幅缩水,甚至波及几乎所有在美运营的汽车制造商。
(图片来源:彭博社)
“尽管普遍认为,对墨西哥或加拿大生产的整车及零部件征收 25% 的全面关税会带来冲击,但外界可能低估了它的破坏性。” 巴克莱银行高级股票研究分析师丹·列维(Dan Levy)在 3 月 4 日的投资者报告中写道,“如果车企不调整价格或生产计划,我们预计这一关税将直接抹去底特律三巨头几乎所有利润。”
数据显示,2023年通用汽车盈利 60 亿美元,福特 59 亿美元,Stellantis 57 亿美元。此外,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利润或将因此损失 62 亿美元,其中大众汽车(Volkswagen)受影响最严重。
即便是所有车型均在美国生产的特斯拉(Tesla)也难以幸免,因为其20%至25%的零部件来自墨西哥。
北美汽车供应链遭重创
2024年,美国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了 360 万辆汽车,其中包括许多畅销车型。
2025年前两个月,美国约四分之一的新车销售来自这两个国家。通用受冲击最大,每年在墨西哥生产 84 万辆,在加拿大生产 15 万辆,是两国生产规模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2024年,在美国市场销售的通用汽车中,有 25% 产自墨西哥,Stellantis占 23%,福特占 18%。同时,加拿大生产的汽车占 Stellantis 在美销量的 11%,通用 5.2%,福特 3.3%。
大众汽车受影响尤为严重,近一半的美国市场销量来自墨西哥生产的车型。
关税或致车价大涨,消费者承压
分析师预计,25% 关税可能导致从墨西哥或加拿大进口的汽车价格上涨数千美元。
埃德蒙兹(Edmunds)市场研究主管伊万·德鲁里(Ivan Drury)表示,这一影响几乎会立即显现:“只要下一批进口车一过境,厂家就得支付高额关税,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
车企股价应声下跌
福特 CEO 吉姆·法利(Jim Farley) 此前曾警告称,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 25% 关税将给美国汽车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通用 CEO 玛丽·博拉(Mary Barra) 表示,公司可能通过内部调整消化30%至50% 的关税成本,并在关税生效前加快从墨西哥和加拿大向美国的发货速度。
然而,3 月 4 日关税生效后,汽车股普遍下跌: 通用股价下跌 4.5% Stellantis 下跌 4.4% 福特下跌 2.9%
面对市场动荡,底特律三巨头选择保持沉默,仅由代表其利益的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发表声明。
调整产能并非短期可行方案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Alliance for Automotive Innovation)CEO 约翰·博泽拉(John Bozzella)指出,关税影响将是立竿见影的,但调整生产布局需要多年时间。
“汽车制造和供应链无法一夜之间搬迁,” 博泽拉表示,“北美汽车关税可能会先推高消费者成本,而不是立即带回本土制造业岗位。”
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师大卫·惠斯顿(David Whiston) 认为,车企短期内只能尽可能提高美国本土产量,但全面调整制造布局需要数年时间和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目前,行业仍在观望或寄希望于政治解决方案,因为这些关税与美国政府试图解决的芬太尼危机和移民问题有关。
工会力挺关税,推动产业回流
虽然车企陷入困境,但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对关税表示欢迎。该工会长期以来批评底特律三巨头将生产转移至墨西哥以压缩劳动力成本。
UAW 在声明中说:“关税是纠正长期对美国汽车工人利益损害的重要工具。我们很高兴看到强有力的行动,结束自由贸易对工人阶级的打击。”
工会透露,他们正在与特朗普政府“积极谈判”,推动修改北美贸易协议,以迫使汽车制造商回流美国,停止所谓的“欺骗美国工人、消费者和纳税人”。
关税救不了美国汽车制造业
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和墨西哥汽车加征 25% 关税,表面上是为了保护美国本土制造业和就业,但其实际影响远比想象中复杂。
首先,美国汽车供应链高度全球化,即使是特斯拉,也有四分之一的零部件来自墨西哥。强行调整生产布局,意味着企业将付出巨额成本,但短期内无法看到实质回报。更重要的是,高关税直接抬高汽车价格,最终买单的是美国消费者,而不是跨国车企。
其次,汽车产业的回流并非简单的政策调整就能实现。一座现代化汽车工厂的建设至少需要 3 至 5 年,而供应链转移则需要更长时间。关税政策是否能撑到产业回流,还是只是短期政治博弈的一环,仍是未知数。
最后,UAW 虽然支持关税,但美国车企真的会因此扩大本土雇佣吗?在电动化、自动化趋势下,即便工厂迁回美国,新增的岗位数量也远远低于传统燃油车时代。
这一关税政策更像是政治考量多于经济理性。它确实能向工会和部分选民展示政府的“强硬立场”,但在全球化时代,这样的单边行动很可能带来连锁反应,最终可能损害的不仅仅是墨西哥和加拿大,更是美国本土的汽车产业和消费者。
(编译:全球汽贸网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