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合作落幕!蔚来江淮合资公司正式解散,独立造车迈入新阶段

贸点汽车资讯,7月7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发布公司解散备案公告,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公告期至7月24日。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合资公司,曾承载蔚来与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深度合作,如今随着蔚来实现独立生产资质,双方制造层面的合作正式画上句号

01.png

(图片来源:网络)

从代工到独立:一场持续十年的合作变迁

蔚来与江淮的合作始于2016年,彼时双方签署百亿战略协议,江淮为蔚来代工生产ES8、ES6等早期车型。2021年,双方进一步成立合资公司“江来制造”,聚焦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等环节,继续为蔚来生产ES7、ET5等升级车型。然而,合作在2023年迎来转折——江淮以44.98亿元挂牌转让旗下两座工厂资产,蔚来通过子公司以31.58亿元接手,获得生产资质。同年12月,工信部备案信息显示,蔚来全系车型尾标由“江淮蔚来”变更为“蔚来”,标志着其完全脱离代工模式,实现独立造车。

02.png

(图片来源:网络)

解散背后:战略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必然

此次合资公司注销,是蔚来完成对江淮工厂资产收购后的必然结果。业内人士分析,随着蔚来自建工厂投产并掌握核心生产资质,原有的代工合作模式已无必要。江淮汽车则转向与其他品牌合作,例如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尊界品牌首款车型S800已于5月上市。双方虽终止制造端合作,但蔚来强调“不影响其他领域合作”,2024年双方签署的换电战略合作协议仍在推进。

03.png

(图片来源:网络)

亏损与野心:蔚来的“技术突围”逻辑

独立生产为蔚来带来更大自主权,但其财务压力依然显著。2025年一季度,蔚来营收120.347亿元,同比增长21.5%,交付量达4.21万辆,但净亏损扩大至62.791亿。创始人李斌在直播中坦言,亏损主要用于研发投入(累计超600亿元)和充换电网络布局,并称“蔚来是唯一三地上市的汽车公司,亏损明明白白写在财报里”。按照规划,蔚来需在2025年四季度实现盈利,全年销量目标44万辆,而上半年已交付11.42万辆,乐道、萤火虫两大新品牌分别贡献1.48万和0.76万辆。

04.png

(图片来源:网络)

行业观察:新势力“断奶”后的生存考验

蔚来与江淮的“分手”,折射出造车新势力从依赖代工到自建体系的转型阵痛。独立生产虽能提升品牌自主性,但重资产投入也加剧资金压力。蔚来能否通过技术投入与多品牌战略实现盈利目标,仍是未知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类似的战略调整或将成常态。

99.jpg

(编译:贸点汽车 Ka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