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本田、三菱组成新的日本电动汽车联盟

贸点汽车资讯,日产和本田正在组成一个新的日本汽车制造商集团,专注于下一代软件定义的汽车。他们计划将三菱汽车公司也纳入其中,全球电动汽车竞赛中与特斯拉和中国汽车制造商竞争

日产和本田将在明年研究汽车的联合软件操作系统 ,并在2027年投入批量生产。

合作各方已经开始联合采购电动机和变频器以及作为纯电车核心的驱动装置E-Axle。到2030年前,他们还计划为电动汽车电池制定通用规格,以便在各品牌之间进行互换。

在北美,日产希望通过本田与LG的合资企业,从2028年起为其电动汽车采购当地生产的锂离子电池。

与此同时,两家公司还将研究对方提供的产品。合作双方已经就共同供应什么样的车型以及在哪些地区供应达成了基本的协议。两家公司表示,他们将在晚些时候给出产品共享的细节。 最后,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分担费用负担,日产汽车和本田表示,它们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将三菱纳入合作框架。

640.jpg

(图片来源:汽车新闻网)

寻找朋友

8月1日,日产首席执行官内田真田和本田首席执行官小津博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概述了日产与本田的联盟。 曾是彼此的竞争对手,而现在他们表示将探索更紧密的合作。

日本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和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正在联手,因为日本汽车制造商已经落后于来自中国、硅谷等地的全球竞争对手。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合作被视为实现规模化和分享投资的关键战略。

“如果企业无法应对这种情况,它们将无法生存。”小津博说,“我们必须马上行动,否则就来不及了。”

两家公司的合作将会影响到他们每年在全球销售的约770万辆汽车中。如果再加上三菱的81.5万辆,总规模达到约850万辆。自2016年以来,日产一直持有三菱的控股权,与本田的合作将使得这三家公司成为日本两大新兴汽车制造阵营之一。

小津博说:“三家公司的的合作将是强有力的武器。”另一边是斯巴鲁、马自达和铃木等与丰田汽车结盟的制造商集团。丰田,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每年管理超过1100万辆汽车。它的三个合作伙伴又投入了大约530万辆汽车。

内田说,在电动车时代,规模和速度是竞争力的关键。“如果我们想增加竞争优势,我们需要增加朋友的数量。”这位日产首席执行官说,“这是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内田说,日产和本田在决定如何合作之前,首先需要决定他们想要达成什么目标。这包括如何分担成本和如何投资。

技术挑战

两家公司还没有讨论彼此之间的资本交叉持股问题。但小津博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他补充说,合伙人正在考虑许多选择,甚至可能成立一家新公司。

本田在与科技巨头索尼的合作中已经采取过这种方法。里昂证券( CLSA )驻东京的首席亚洲汽车分析师克里斯托弗里克特(Christopher Richter)表示,在他们宣布合作关系仅4个月后,就拿出了更具体的细节,这是令人鼓舞的一步。

但最大的考验是那些保守的老古董是否真的能跳出框框思考。“快速行动,打破常规的想法似乎并没有在这里真正扎根。”里克特说,“他们需要不循规蹈矩,能够提出激进想法的人。”为汽车打造一个软件操作系统,被视为是释放现代汽车产业的全部潜力、赶上中国软件丰富创新的关键。小津博说,开发这样的系统需要数万亿日元。

“软件开发成本将是巨大的。”小津博说,“如果我们能分摊软件投资,即使只是这一部分,也会节省一大笔钱。”日产和本田将在明年研究下一代软件系统。小津博说,如果它能投入大规模生产,最快将在2028年安装到车辆上。他说:“这将是一个跨越性的重大改变。”

主要供应商

在电动汽车零部件方面,两家公司的电动机和变频器将从它们共享的大型供应商日立公司 那里获得。这家日本零部件制造商成立于2021年,由日立汽车和本田组成。

日立汽车有着悠久的供应日产汽车的历史,其继任公司日立Astemo为本田和日产提供E-Axle和电气化车辆部件。日产正努力提高全球销量,以启动其举步维艰的电动汽车计划。该公司曾是电动汽车的先驱,在2010年推出了面向大众市场的聆风。

但现在它只有三个主要的电动车车型:聆风,阿艾睿雅和樱花小型车。而本田是唯一一家承诺逐步淘汰内燃机的日本汽车制造商。该公司希望到2030年在全球推出30辆电动汽车,到2040年只销售纯电动或氢燃料电池汽车。

今年1月,本田推出了新的全球电动汽车系列 ,命名为本田0系列,计划2026年开始在美国销售这款车型。这两家公司因拥有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而闻名,尤其是在处理供应商关系方面。

众所周知,本田与供应商的合作性更强,而日产则被认为更具对抗性。日产更习惯于在紧密的伙伴关系中工作,本田更倾向于保护自己的自主权。但内田说,一种共同的紧迫感正在驱使日产和本田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一加一应该大于二。”他说,“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编译:贸点汽车 T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