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贸网资讯,根据汽车新闻7月11日报道,日产汽车公司正在与本田汽车公司商谈向其在美国供应汽车事宜。此举将使这家陷入困境的日本汽车制造商能够充分利用其在美国的一处产能不足的工厂。
(图片来源:汽车新闻)
报道称,日产考虑在其位于密西西比州坎顿(Canton)的工厂为本田生产皮卡,该工厂目前生产Frontier等车型。
在今年日产与本田组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的合并谈判破裂后,双方表示将继续维持协议以在电动汽车等领域展开合作。
日产在周五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尽管继续与本田推进合作项目,但目前没有更多的新信息。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坎顿工厂为本田生产汽车是提高该工厂产能的几个选项之一。该人士表示,与本田的合作“远未达成”,现阶段还遥遥无期。该知情人士称,如果交易达成,日产可能为本田开发制造一款基于Frontier平台的皮卡。本田将负责车辆的设计。
日产报告在截至今年3月的财年中净亏损45亿美元。因产品阵容老化导致销量下滑,日产遭受重创。
该公司今年面临约7000亿日元(48亿美元)的债务,且三大评级机构已将其债务评级下调至垃圾级。
新任CEO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公布了一项全面的成本削减计划,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关闭七家工厂,并削减全球15%的员工。
与其他传统汽车制造商一样,日产和本田面临着来自中国竞争对手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日美汽车关税贸易谈判带来的困难。
日产向竞争对手本田抛出代工橄榄枝,是日本汽车业深度整合的又一信号。面对45亿美元亏损、48亿债务到期、信用评级被下调至垃圾级的困境,日产通过开放闲置产能(密西西比坎顿工厂)换取现金流,实为断腕求生。而本田则可借机补足皮卡产品线短板,规避自建工厂的重资产风险。双方从合并流产转向供应链合作,凸显传统车企在电气化转型、中国品牌崛起与贸易摩擦三重压力下的妥协——当生存成为首要命题,传统对手间的竞争逻辑正让位于资源互补的务实协同。但知情人士透露合作仍“遥遥无期”,这场危机驱动的联盟能否落地仍是未知。
(编译:全球汽贸网 Lu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