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受到中国残酷价格战的打击

全球汽贸网资讯,据彭博社报道,中国日益白热化的价格战给汽车制造商造成了沉重打击。对大多数制造商来说,大幅折扣未能扭转销量下滑的局面,利润也受到了打击

7.png

                                                                        (图片来源:彭博社)



彭博社对十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第一季度业绩的分析显示,它们的收入和利润率都面临压力。除了比亚迪(BYD Co.)和长安汽车集团(Changan Automobile Group Co.)等少数例外,中国大多数上市汽车制造商的利润都出现了下滑,这是自2020年初该行业受到疫情冲击以来最糟糕的表现。



“事实证明,降价并没有刺激太多的额外需求”,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大中华区汽车研究主管Minghsun Lee说,“消费者认为汽车公司会继续降价,所以他们会等待。”

以下是交付量、收入和利润的关键指标

交付量



在已公布3月份交付量的17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中,有10家的销量同比增长,这表明降价的影响好坏参半。虽然吉利汽车控股、长安汽车和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3月份的销量有所上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它们第一季度的利润仍下降了1%至11%。



电动汽车新贵小鹏公司(Xpeng Inc.)和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Zhejiang Leapmotor Technologies)的情况更糟,第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约50%。



在公布的第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的八家公司中,比亚迪以89%的增幅领跑。这帮助这家由Warren buffett(巴菲特)支持的汽车制造商取代大众集团(Volkswagen Group)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汽车品牌。



另一个亮点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Dongfeng Automobile Co.)。在对雪铁龙C6(由东风与标致(Peugeot SA)合资生产)提供了高达40%的折扣后,东风汽车在3月份成功出货4,086辆,而2月份仅售出126辆。



然而,东风的整体销量在3月份同比下降了2%,在第一季度同比下降了28%。该公司与本田汽车(Honda Motor Co.)和日产汽车(Nissan Motor Co.)的合资企业在中国的销量至少已经下滑了两年。

8.png

收入

到目前为止,15家公司中有7家的季度收入下降。去年,六家汽车制造商的第一季度收入下降,而除了两家之外,其余汽车制造商在2021年第一季度都实现了增长。



收入下降最多的三家公司是电动汽车新贵零跑汽车,下降28%;传统汽车制造商东风汽车(下降27%)和上汽集团(下降20%)。



长期以来,东风和上汽一直依赖与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Co.)、本田(Honda)和大众(VW)等全球汽车制造商的合资企业的销量和利润,而这些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正在被特斯拉(Tesla Inc.)和比亚迪(BYD)等电动汽车巨头蚕食。本田和日产合资企业的销量在2022年占东风总交付量的64%,而通用和大众合资企业去年占上汽集团总销量的47%。



“中国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美国银行的Lee说,“本土品牌一直在从外国品牌手中夺取市场份额。最初,韩国和法国品牌开始失去市场份额,然后是德国和美国汽车,这一趋势逐渐蔓延到曾经在中国市场最强大的日本品牌。”

9.png

收益、利润率

在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过程中,价格战和不断膨胀的投资蚕食了增长。在本季度扭亏为盈的10家公司中,只有3家实现了盈利增长。对比,2022年有4家和2021年有10家存在盈利增长。同样,比亚迪是一个异类,其收益飙升了410%,而长安汽车的利润增长了54%。



所有传统汽车制造商(不仅仅是中国汽车制造商)面临的困境是,目前汽油车的收益更高,利润率也更高。Lee表示,随着电动汽车销量的增加,他们实际上赚的钱更少了。



“但如果它们想生存下去,就必须采纳电动汽车,否则它们就会消失”,他说,“所以他们必须做出选择。在世界范围内,传统汽车公司希望增加电动汽车的销量,但盈利能力会更差。”



长安汽车的利润增长了54%,主要是由于与部分持股的电动汽车品牌深蓝合并获得了50亿元人民币(合7.22亿美元)的意外之财。不考虑这些和其他特别的收益,该公司上季度的净收入与2022年相比下降了35%。



尽管受到了打击,但这家总部位于重庆的公司可能为传统汽车制造商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中国乘用车协会(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长安汽车的市场份额正在稳步扩大,4月份已升至中国第三大畅销汽车品牌。它也是第一家为2025年逐步淘汰汽油车设定截止期限的中国传统汽车公司。



该公司一直专注于开发自己的车型,并推出了受欢迎的电动汽车,如第一季度销量排名第七的电动轿车Lumin和排名第九的SL03。它的利润率为18.6%,接近特斯拉的1%。与东风和上汽不同,长安85%的销量和利润来自自主品牌。



北汽集团26%的行业领先的利润率来自销售豪华的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汽车,该公司2022年的收入中有98%来自奔驰集团。

10.png

没有缓解的迹象

中国乘用车协会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乘用车零售额较3月份增长2.5%。同比上年增长56%,但这与2022年4月的低点相比有所下降,当时由于新冠疫情,全国各地没有人购买汽车。



尽管如此,广泛而大幅的降价并没有减弱的迹象。根据中国汽车市场提供商的研究数据,在截至4月份的三个月里,共有695款乘用车车型降价超过1万元,约占市场上所有车型的23%。



然而,Lee预计乘用车批发到2023年将保持平稳,国内需求的小幅下降将被出口增长所抵消,中国汽车制造商将寻求出口增长。他表示,市场上挤满了几十家传统汽车和电动汽车制造商,目前还没有哪家大公司退出。



“公司太多了,每一家都想生存下去”,他说。

(编译:全球汽贸网 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