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贸网资讯,将时间倒回到2019年,秘鲁企业家路易斯·兹维巴赫费尽波折才通过私人渠道购入一辆特斯拉,却因充电设施不完善,最终用一把叉子插入土中制作地线才成功充电。而如今,当地的电动车市场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片来源:路透社)
回到现在,在秘鲁购买电动汽车已不再是难事。尽管特斯拉仍未在当地有官方展厅,但来自中国的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品牌已大量进入秘鲁市场,售价仅为特斯拉的60%左右。传统车企如丰田、起亚和现代也在当地推出了电动汽车。而曾经靠一把叉子充电的秘鲁企业家也随之扩张新能源业务,他现在为利马和阿雷基帕的客户安装电动车充电桩。
1.中国制造的南美钥匙
中国车企在南美的成功,得益于一套精准的组合策略。在智利,中国品牌今年一季度占据了29.6%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在乌拉圭,比亚迪已成为全车型销量第三的品牌,仅次于雪佛兰和现代。当地经销商贡萨洛·埃尔戈里亚加坦言:“中国车企抢占先机,且出手迅猛。”
价格是关键因素之一。在乌拉圭,比亚迪纯电动汽车的起售价为1.9万美元。一位经销商费德里科·瓜里诺算了一笔账:“用买两辆传统品牌皮卡的钱,我可以买到三辆中国皮卡。”与此同时,中国企业通过与可靠的当地进口商合作,提供符合区域偏好的车型,并与当地银行合作提供信贷额度,快速赢得了消费者信任。
2.新港口开启的贸易通道
秘鲁钱凯港的运营,正在改变整个南美的汽车贸易格局。这个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建设的巨型港口,将跨太平洋运输时间缩短了一半。中远海运港口副总经理贡萨洛・里奥斯表示,每艘船可运送800至1200辆汽车,预计今年年底前从中国抵达港口的车辆总数将达到1.9万辆。
这些车辆不仅供应秘鲁市场。9月,中远海运完成了首次车辆转运,将250辆汽车运往智利。该公司还将货物运至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旨在将秘鲁打造为中国混动、电动和传统燃油车的区域分销枢纽。奇瑞汽车已利用这条通道加速其在整个南美的交付速度。
3.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战场
尽管增长迅速,电动车在南美仍面临基础设施不足的挑战。智利汽车商会主席马丁·布雷西亚尼指出,长途旅行和充电网络覆盖不均是主要障碍。秘鲁企业家兹维巴赫也承认:“如果你想从通贝斯到塔克纳走完整条秘鲁海岸线,会很困难。”
与此同时,中国车企在巴西面临着更复杂的局面。随着巴西计划在2026年7月前将电动车进口关税逐步提高至35%,本地化生产变得至关重要。比亚迪已开始在巴伊亚州的前福特工厂组装电动车,长城汽车也在改造后的奔驰工厂启动部分生产。长城汽车巴西机构事务总监里卡多·巴斯托斯表示,公司预计在2027年前开始从巴西工厂向该地区出口车辆。
从用叉子充电的无奈,到巨型港口内整齐排列的运输车队,南美洲的电动车故事才刚刚翻开第一章。这场由中国品牌主导的变革,正在重塑整个大陆的交通未来。
(编译:全球汽贸网Mic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