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点汽车资讯,在底特律这座曾经的“汽车城”心脏地带,一座耗资25亿美元的电池工厂正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这座工厂不仅是福特押注电动车市场的关键筹码,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波,将福特与老对手通用汽车的“电池暗战”推至台前。
(图片来源:汽车新闻)
这座位于密歇根州马歇尔的BlueOval电池园区,原是福特“美国制造”战略的标杆,通过引入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技术,生产低成本磷酸铁锂(LFP)电池,目标是将电动车售价拉低至与传统燃油车“平价区”,抢占被特斯拉和亚洲品牌挤压的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美国众议院一项旨在收紧“外国实体”限制的预算法案推进,这座尚未完全竣工的工厂突然陷入危机,若法案通过,福特可能失去生产税收抵免资格,1700个工作岗位也将岌岌可危。
争议的核心,是福特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模式。2023年,双方宣布达成“技术许可”协议,福特负责工厂投资与运营,宁德时代提供LFP电池核心技术。这一模式史无前例,既让福特绕过了直接使用中国电池的“政治雷区”,又借助宁德时代的技术优势大幅降低成本。但反对者认为,该协议实质是“变相依赖中国技术”,尤其当宁德时代被部分美国政客贴上莫须有的标签后,这座工厂成了“政治游戏的靶子”。
这场风波中,作为福特的老对手,通用近期正游说国会强化对“值得关注的外国实体”的限制,矛头直指福特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消息人士透露,通用曾考虑与宁德时代在伊利诺伊州复制类似合作,但因马歇尔工厂的政治阻力被迫放弃。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通用不仅在技术路线上与福特“较劲”,更试图通过规则重塑,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
双方的矛盾,本质是电动车产业“美国制造”口号下的利益博弈。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曾直言,中国是“汽车行业最大的威胁”,但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恰恰是为了“向中国学习核心技术”,这场暗战的走向,将直接影响美国电动车市场的格局。
若众议院“加强限制”的法案最终通过,不仅福特的马歇尔工厂可能受挫,所有依赖“外国技术”的美国本土电池项目都将面临重新评估,但参议院的立场同样关键,目前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正考虑进一步削减电动车税收抵免,两党博弈的结果,或将决定美国电动车产业是“开放合作”还是“封闭内卷”。
密歇根州的工厂现场,尽管建设进度已完成约60%,制造设备即将在今夏进驻,但生产线能否最终采用宁德时代技术、能否拿到补贴,仍是未知数。
在电动车取代燃油车的大潮中,技术、资本与政治的交织从未如此紧密。福特与通用的这场“电池之争”,或许只是行业变革的序章——当“美国制造”遇上“全球技术”,当“低成本”碰撞“供应链安全”,最终的答案,可能藏在每一块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每一张游说法案的条款中。
(编译:贸点汽车 Ka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