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利认为,中国提出的“软件定义汽车”将加速发展

全球汽贸网资讯,6月6日,该供应商的技术主管表示,中国客户希望在12至18个月内开发出用于新车的产品,而不是3至4年

7.png

(图片来源:汽车新闻)

马瑞利技术主管约阿希姆·费策尔(Joachim Fetzer)预计,中国汽车制造商的时间压力和电动创新将加速向软件定义汽车的过渡

例如,如今中国汽车制造商要求马瑞利在12至18个月内开发产品,而不是之前的3至4年。为了区别于竞争对手,马瑞利采用了所谓的“共同创造”,即与客户合作,通过技术使设计成为可能。费策尔与外媒进行了一场深入探讨。

Q

随着汽车行业向“软件定义汽车”这一理念的转变,您认为未来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A

“软件定义汽车”是指一项在过去五年中不断兴起和成熟的技术。像英飞凌这样的公司现在已经有了支持“软件定义汽车”的产品。

五年前,我们还在讨论这件事。从硬件的角度来看,很明显,软件定义的汽车将加速发展。

软件技术就在那里。实现这一目标的先决条件也在那里。它将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加速发展。中国已经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已经发生了。它已经存在了。

Q

当谈到“软件定义汽车”时,马瑞利将如何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A

我们专注于我们所谓的共同创造——与我们的客户一起识别和定义体验,专注于技术支持的设计。

这不仅局限于软件,还包括其他功能。例如,我们设计灯光,并用它们来增强汽车的品牌形象。

这就是我们认为通过共同创造我们可以区分和设计创新的地方。

中国汽车制造商现在要求我们在12到18个月内开发出一款新车的产品,而不是3到4年。这大大提高了创新速度和客户期望。

Q

还有什么因素推动了速度的增长?

A

软件定义车辆及其相关技术,如数字孪生,可以实现更快的速度。软件定义的汽车允许升级,或者至少在(生产开始)后可以更新,所以如果软件定义的汽车不完美,你仍然可以更新它。

再加上中国对创新,尤其是电子创新的巨大关注,也增加了时间压力。

这两种趋势结合在一起,积极地相互放大,推动了快速创新的必要性。

电子领域的创新正变得越来越快,因此创新也越来越频繁。汽车制造商必须考虑每个市场的正确创新速度是多少。

Q

你们有没有在追踪软件定义的车辆目标?

A

我们的目标是让所有基于软件的产品支持软件定义的车辆。

但我们不是软件公司,也不想成为软件公司。我们在软件定义的车辆中使用软件来增强用户体验。

我们的目标是随着这些趋势发展,而不是随着软件本身发展。

Q

你现在有多少业务集中在软件定义的交通工具上?这种情况在未来5年或10年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

我们所有与电子相关的业务,包括使用电子和软件的系统,都集中在软件定义的车辆上。

软件定义的汽车影响着我们今天用软件做的所有事情,例如,连接到云,提供微服务。

Q

你们目前是否对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分,并对这种情况将如何改变有何看法?

A

如果你从宏观上看,软件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将在工程中建立软件能力。但作为一家公司,马瑞利并不把软件作为一种独立的产品来提供,至少不是主要的产品。

如果客户要求我们将某些功能作为独立的软件产品,那么我们已经准备好支持他们。

但是我们的商业模式提供硬件和软件,软件是更好的用户体验的推动者,因此,我们没有这种崩溃。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产品为软件定义的车辆服务,通过我们的软件用户体验来启用、丰富和改进。

Q

向软件定义汽车的转变将如何改变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关系?

A

很多行业正在发生变化。过去,我们有明确的等级制度。现在我们将看到向供应商网络的转变,其中一级或二级等的角色可能会根据项目或每个提供的支持而变化。

重要的是,我们在整个行业拥有一个技术合作伙伴的生态系统,包括半导体公司、软件公司和提供软件组件的公司。

他们和Tier 1们一起工作。网络和技术伙伴关系变得比过去重要得多。

Q

全电动汽车销量的放缓是否对马瑞利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吗?

A

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没有那么快。经济正在放缓。这在我们正在看到的电气化转型中是正常的。

某些客户的电动汽车销量低于计划,但我们没有看到任何项目被取消,只是需求比预期要慢一点。未来5年,我预计需求将以不同地区的不同速度增长。

Q

那么对全混合动力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需求呢?你是否看到了比预期更强劲的需求?

A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正在反弹,我们也看到了全混合动力车的增长。

(编译:全球汽贸网 Nor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