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广汽菲克”,越来越多国际汽车品牌不得不缩减在华业务!

全球汽贸网资讯,据悉,直到去年,外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总和还超过了国内竞争对手。但今年情况发生了变化。

随着需求越来越多地转向电动汽车,大部分过度依赖汽油车的全球品牌将发现,明年的市场将更加艰难。

中国的内燃机汽车销量多年来一直在萎缩。今年的大量税收激励措施甚至未能在较长时期内支撑需求。

6.jpg

                                                                        (图片来源:汽车新闻)

6月1日,国内购买排量2.0L以下,售价在30万以下(不含增值税)的乘用车,将享受购置税减半的优惠。此举旨在刺激4月至5月暴跌的汽车市场。

中国品牌主要销售紧凑型和超小型汽车,而发动机尺寸在1.5L以上的汽油车市场基本上是全球品牌的领地。

在减税之后,汽油车市场从6月到9月出现反弹,但在10月份大幅下降,11月份持续低迷。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今年前11个月,全行业汽油车的零售额下降了14%,至1330万辆。



与内燃机汽车销量的短暂反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动汽车的需求在全年都在稳步增长。截至11月,全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零售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达到250万辆,其中70%由中国品牌销售。



在电动汽车销量强劲的支持下,国内汽车制造商正迅速从全球竞争对手手中夺取市场份额,今年9月,它们在零售市场的销量有史以来首次超过了全球品牌。



中国乘用车协会的预测,明年电动汽车的销量将激增30%至840万辆,而汽油车的需求将下降10%至1510万辆。



随之而来的洗牌已经开始。Stellantis今年停止了在中国生产Jeep车型。上周,报道称,斯柯达可能退出中国,让大众集团与上汽集团的合资企业专注于生产大众品牌的汽车。

鉴于它们面临的严峻挑战,更多的国际品牌明年可能别无选择,只能缩减在华业务。

(编译:全球汽贸网 李铖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