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系亿咖通与大众洽谈合作,智能座舱进军欧美市场

全球汽贸网资讯,据亿咖通科技(Ecarx)首席执行官沈子瑜透露,大众汽车(Volkswagen)正在与这家吉利支持的智能座舱系统开发商展开谈判,计划在欧洲和美国市场的车型中采用亿咖通的智能科技。如果合作达成,这将是中国智能汽车技术在西方市场的又一次突破

1.png

(图片来源:路透社)

目前,大众已与亿咖通达成合作,在巴西和印度生产搭载亿咖通 Antora 1000数字座舱系统的智能汽车。该系统集成了亿咖通自主研发的芯片和软件,支持语音识别、导航地图等智能功能。

大众计划扩展合作,亿咖通或助力进军美国市场

沈子瑜表示,大众与亿咖通的合作谈判已进行了一年多,双方计划将亿咖通技术应用于欧洲市场的斯柯达(Skoda)品牌车型,并探索在美国市场推出搭载亿咖通智能科技的汽车

大众方面尚未对此置评。

这一合作计划反映出,西方车企正加速拥抱中国智能驾驶技术,以保持全球市场竞争力。近年来,西方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凭借高度智能化的汽车迅速崛起,对传统车企形成强烈冲击。

中国智能科技成全球车企新宠?

事实上,亿咖通并非唯一一家进军全球市场的中国汽车科技公司。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日前也宣布,将在全球市场的智能汽车中采用中国禾赛科技(Hesai)的激光雷达技术,成为首家在海外车型中使用中国制造LiDAR的外资车企。

沈子瑜透露,大众在选择智能座舱供应商时,曾考察了包括韩国LG、三星以及中国德赛西威(Desay SV)在内的13家竞标企业,最终选择了亿咖通。他表示:“消费电子行业的整体研发,包括半导体,仍然扎根于亚洲。这也是为什么欧洲的软件开发进展不顺利。”

大众自研软件受阻,转向中国技术

大众此前一直希望通过旗下软件部门Cariad实现智能化转型,但进展不顺,至今在软件开发方面收效甚微。根据德国《商报》(Handelsblatt)报道,由于Cariad部门进展缓慢,大众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裁员30%,相当于1600名员工。

亿咖通加速国际化,降低对吉利的依赖

沈子瑜表示,亿咖通目前70%的收入来自吉利及其旗下品牌,但公司计划最早在2028年将这一比例降至50%以下。预计到2030年,亿咖通一半的收入将来自海外市场。

为应对西方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地缘政治担忧,亿咖通正在海外建立研发团队,以提升全球竞争力,并降低欧美市场的政治风险。

中国智能汽车科技正加速全球化,西方车企难以抗拒?

大众与亿咖通的潜在合作,标志着中国智能汽车技术正逐步赢得西方市场。在新能源时代,汽车的竞争核心已不再仅仅是发动机和底盘,而是智能化座舱、自动驾驶及软件生态

从奔驰采用中国激光雷达,到大众引入中国智能座舱,可以看出:欧美车企已经难以忽视中国在智能汽车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与此同时,欧洲本土软件开发能力落后,导致传统车企更青睐来自中国的智能化方案。

(编译:全球汽贸网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