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软件时代,硬件对于德国顶级供应商来说仍然至关重要

贸点汽车资讯,4月11日,采埃孚 (ZF Friedrichshafen) 表示,尽管行业向软件定义车辆 (SDV) 转型,对软件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硬件仍将在未来十年内继续主导其底盘业务

3.png

(图片来源:汽车新闻)

“通过软件获得比硬件更多的收入暂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采埃孚底盘解决方案部门即将上任的董事会成员 Peter Holdmann 告诉《欧洲汽车新闻》。

Holdmann 表示,就收入而言,采埃孚销售的产品中的软件部分目前仅占总价值的不到 10%。十年后,ZF 的目标是让软件业务达到其底盘业务收入的三分之一

“的确,我们将在软件领域增长更快,因为我们白手起家,并期望在未来一年实现显著增长,”他表示。“然而,我的部门去年仅通过硬件就创造了120亿美元的收入。我们的软件业务要发展到类似规模还需要一段时间。”

01

软件在各个领域都是至关重要的

与此同时,Holdmann 认识到软件对于行业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即便是价格敏感型汽车,也正在添加越来越多的软件功能,”他说。

例如,底盘中的软件驱动特性可以使汽车的驾驶性能更具运动性或更经济。同时,调平系统(leveling systems)允许驾驶员在特定速度下降低车辆高度,以优化空气动力学,从而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

因此,这家德国汽车供应商计划追求将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独特销售主张。“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软件和硬件领域最先进的市场领导者,”Holdmann 说。

4.png

(Holdmann;图片来源:汽车新闻)

02

中国推动技术发展的趋势

此前,新的工业技术从西方向东方迁移。未来,情况将会相反

随着中国日益成为技术潮流引领者,采埃孚打算在中国管理其底盘部门“相当比例”的先进开发工作。

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快速创新促使采埃孚将中国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这太棒了。采埃孚在中国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必须在那里提供与德国相同的能力水平,”Holdmann说。

采埃孚也在采取措施跟上该国的快速发展步伐。“我们在中国已经证明,我们可以在12个月内将转向系统从订单推向市场,”Holdmann 说, “过去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

5.png

(图片来源:汽车新闻)

换句话说,速度是关键。“汽车制造商不用再忍受三四年的等待,”他补充道, “这将是 12 个月或更短。在中国,六到七年的经典车型周期正在大幅缩短。”

由于交货时间缩短,客户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供应商需要做出相应的反应。

Holdmann 在中国看到的一个趋势是对全主动悬架系统的需求,特别是来自高端电动汽车制造商。采埃孚的系统为汽车各个角落的执行器提供能量。

另一家渴望利用中国主动悬架需求的供应商是 ClearMotion。这家美国初创公司选择中国常熟作为其第一家工厂,其产品采用内置控制器和安装在底盘每个角落的执行器,供应商的硬件评估并对路况做出反应。

数字化和控制垂直动态(也称为 Z 维度)是 ClearMotion 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Zack Anderson 所说的全主动悬架道路上的前沿科技。

ClearMotion 计划在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的产品系列中安装 300 万套 ClearMotion1 系统。这将从ET9旗舰轿车开始。它还与保时捷签订了合同

(编译:贸点汽车 Ste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