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贸网资讯,德国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Continental)再次挥起“瘦身”大刀,计划在2026年底前裁减其汽车部门研发团队约3000个岗位,占该部门总人数的10%。此举是该公司分拆陷入困境的汽车业务前的又一大调整。大陆集团在2月18日宣布,其中不到一半的裁员发生在德国本土。
(图片来源:彭博社)
这项计划是在大陆集团此前宣布的7000人裁员基础上进一步收紧成本。该公司已经实施了一年多的重组方案,目标是到2027年将研发投入占比降至10%以下。尽管全球汽车市场低迷,大陆集团仍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汽车业务的剥离。该部门主要生产制动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约占集团总收入的一半。
“降本”成关键词,德国供应商集体迎寒冬
汽车行业销量下滑,零部件供应商首当其冲。除了大陆集团,舍弗勒(Schaeffler)、采埃孚弗里德里希港(ZF Friedrichshafen)和博世(Robert Bosch)等德国零部件巨头最近几个月纷纷宣布大规模裁员计划,以应对市场低迷。
大陆集团表示,本轮裁员将主要通过“自然减员”方式进行,即不再填补离职员工的岗位,并优先通过内部调配减少直接解雇。受影响的德国工厂包括巴本豪森(Babenhausen)和法兰克福(Frankfurt),同时英戈尔施塔特(Ingolstadt)、雷根斯堡(Regensburg)和施瓦尔巴赫(Schwalbach)也在波及范围内。此外,旗下子公司Elekrobit和Continental Engineering Services也将采取额外裁员措施,总计900个岗位,其中660个位于德国。
整车厂也在紧缩,裁员潮蔓延
面对市场降温,整车制造商的日子也不好过。大众(Volkswagen)去年与工会达成协议,计划在2030年前削减德国境内3.5万个岗位。保时捷(Porsche)也在为应对挑战做准备,预计到2030年将在德国裁减1900个岗位。
根据2024年《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的全球百强汽车供应商榜单,大陆集团以287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列全球第八。然而,这一位置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市场的不确定性正在逼迫行业巨头重新审视成本结构,寻找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大陆集团大刀阔斧削减研发投入,表面上是止血之举,实则可能透支未来。削减成本可以让财务报表更好看,但如果削掉的是核心竞争力,等市场回暖时,留下的只有落后的技术和失去的市场份额。
过去几年,供应链震荡、市场低迷,许多零部件巨头都在裁员求生,但削减研发的力度和方向至关重要。汽车行业正在从传统燃油时代迈向电动化和智能驾驶,大陆集团却在这个关键节点削减研发,等于在一场长跑比赛里,主动换上了旧鞋。
这轮裁员究竟是短期阵痛还是长期隐患,市场很快就会给出答案。
(编译:全球汽贸网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