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转身先瘦身!斯柯达(Skoda)裁员20% 电动车豪赌胜算几何?

全球汽贸网资讯,当中国造车新势力高歌猛进时,欧洲老牌车企正在经历”刮骨疗毒”般的阵痛。2月26日,大众集团旗下捷克汽车品牌斯柯达(Skoda)CEO柯力士(Klaus Zellmer)在行业论坛上放出猛料:这个拥有4.1万员工的百年品牌,即将挥刀砍掉20%的岗位!更耐人寻味的是,这场”瘦身手术”竟伴随着8%的年销量增长目标,以及电动车领域的全面押注

5.png

(图片来源:斯柯达)

斯柯达在挑战中调整

• 裁员策略:不采用N+1赔偿,而是通过自然流动逐步减员。

•电动化战略调整:原定与大众ID.1共享平台的计划生变,电动明锐(Octavia)战略也被重新调整。

•微型电动车困境:电动Citigo因利润微薄,已无后继车型。

•电动Elroq的尴尬:售价与燃油车相近,但利润却直接腰斩。

印度成救命稻草?

面对欧洲市场电动车“卖一台亏一台”的困境,斯柯达将目光转向了新兴市场。在印度,刚上市的“特供车”克雅克(Kylaq)紧凑型SUV瞄准了4米以下车型的黄金赛道(占印度市场的半壁江山)。更绝的是,大众和斯柯达正密谋在印度搞2万欧元电动神车,要把印度民众改造成电动信徒。

越南市场也不含糊,河内新工厂即将下线的库沙克(Kushaq)SUV和斯拉维亚(Slavia)轿车,活脱脱一副”东南亚战略急先锋”的架势。只是不知道这些”特供车”遇上中国品牌的出海舰队,还能不能守住阵地。

当斯柯达在电动化浪潮中艰难转身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传统车企的转型阵痛,更是时代更迭的历史缩影。就像十九世纪蒸汽机船淘汰帆船,这场变革注定伴随钢铁巨兽的悲鸣。有趣的是,当中国造车新势力新势力用互联网思维重构汽车业时,欧洲老牌还在留恋旧战场。更值得玩味的是,曾经被欧洲车企视为鸡肋的低利润电动车,竟成了他们在印度越南的救命稻草。正如《周易》所言:”穷则变,变则通”,只是不知道这场豪赌之后,等待斯柯达的究竟是涅槃重生,还是博物馆里的又一个汽车标本。

(编译:全球汽贸网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