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延续!全球汽贸网×NEPCON汽车电子&低空飞行核心部件深度拆解+智能感知沙龙火热进行中——直击第二日技术巅峰时刻

1.jpg

第三十三届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览会(NEPCON China 2025)于4月22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重磅启幕。本届展会特别策划的“汽车电子&低空飞行核心部件拆解区”专题展区,由全球汽贸网与展会主办方NEPCON联手打造,通过实景拆解与演讲分享,呈现智能出行领域的前沿技术解决方案。本次盛会汇聚了汽车电子与低空飞行领域的前沿科技与智慧成果,吸引了来自智能感知、低空飞行、智能座舱等多个方向的产学研专业人士齐聚一堂,现场人潮涌动、气氛热烈。

2.jpg

现场人潮涌动

1

汽车电子展示区展示了众多领先企业带来的突破性技术成果

极氪发布智能交互灯组,融合AI算法,实现多模态交互,打破传统车灯功能边界;上海银基展示车外超宽带传感器,基于UWB芯片组,在复杂环境下实现±10cm高精定位,助力ADAS系统升级;胜华波推出新一代胎压传感器,结合航天级焊接工艺与优化算法,有效解决信号衰减与盲区问题。

3.jpg

低空飞行展区

2

低空飞行展区同样看点十足

镭神智能MS06激光雷达采用1550nm激光与自研芯片,探测距离达2000米,提升直升机避障能力;天陆海导航TLH-INS170M惯导系统搭载自研陀螺仪与先进算法,确保复杂环境下导航精度;轩孚科技航空增程器GX-7支持搭载20-25kg货物,赋能植保与应急无人机场景。

3

整机展示区同样精彩纷呈

极氪007GT首秀NEPCON China 2025,尽显智能座舱与电驱动一体化实力;RoboTest无人化整车智能试验平台,开启整车智能试验新时代;深圳科士达带来IP65级240kW一体式直流充电机与40kW模块,赋能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浙江轩孚科技的X-PC1W农业无人机作为低空飞行“明星整机”,采用混动动力与高精定位系统,提升续航与作业效率,广受关注。

参观者们深深被吸引,沉浸在探索汽车电子和低空飞行部件拆解以及整机展示的奥秘之旅中。观众得以近距离观赏这些核心部件的精妙内部结构,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奇迹的汽车电子和低空飞行的科技探索园!

4.jpg

作为产业创新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次活动聚焦行业前沿技术,深入探讨未来发展新趋势,推动技术融合与跨界合作。今日的探讨的主题为“低空飞行”,围绕关键技术、创新应用与未来趋势展开深度交流,现场反响热烈,精彩纷呈。

在现场,行业专家与参与者济济一堂,围绕智能感知领域展开了热烈讨论。今天特邀了五位该领域内的顶尖专家进行分享演讲,他们不仅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还通过实际应用案例,深入剖析了对智能感知未来趋势的独到见解与前瞻预测,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知识盛宴。

5.jpg

今日共有5位演讲嘉宾进行了分享,5位演讲嘉宾分别就低空经济质量赋能、元器件、飞行安全、智能化升级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与参会人士分享了汽车行业智能感知领域的相关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

第一讲《质量赋能-为低空经济保驾护航》

刘菊

6.jpg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新业务发展部行业检测服务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刘菊分享。

围绕《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简述了无人机产品分类、唯一产品识别码和适航许可等无人机相关的政策法规及管理要求,重点对GB 42590-2023《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和《中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标准及符合性指导材料》等进行了解读,强调了微轻小型无人机应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中大型无人机应根据相关要求申请适航许可,并对当前无人机产品存在的电子围栏、感知避让等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分享了五所长期以来在无人机领域开展的行业服务和政府支撑等工作。

第二讲《面向低空经济的元器件可靠性研究》

余陆斌

7.jpg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电子元器件可靠性及应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高级工程师余陆斌分享:

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低空经济正以万亿级规模重塑交通物流、应急救援、文化旅游等产业格局。我国已形成覆盖原材料、核心部件、整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但飞行器在复杂电磁干扰、极端气象突变、高能宇宙射线等环境下暴露的可靠性短板,成为制约商业化应用的关键瓶颈。

现阶段的研究聚焦在元器件失效机理、复杂电磁干扰防护、极端气象应对等核心问题,研究低空设备质量可靠性技术,解决国产元器件环境适应性难题;开发低空产品电磁脉冲/大气中子辐照测试技术,攻克强干扰环境模拟瓶颈;研究低空产品数字孪生试验场,突破极端工况下系统级可靠性验证,构建覆盖“器件-模块-整机”的全链条保障能力,为低空装备研制提供从基础材料检测到适航认证的完整解决方案,有力支撑城市空中交通、无人机物流等新兴业态安全落地。

第三讲《低空飞行器监管政策及制造工艺与未来空中交通前景分析》

杨红松

8.jpg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政研咨询中心,创新发展部部长杨红松围绕低空飞行器展开多方面分析。

在发展背景上,汽车产业寻求新赛道且高速公路建造成本攀升,eVTOL 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契合度高。政策层面,从 2021 年起中央及部委多次出台政策推进低空产业发展。民航市场中,国内航空公司飞机保有量有明确梯队划分,但行业竞争激烈、运力过剩。市场潜力方面,我国通航飞机数量、机场数量与美国差距大,不过无人机数量增长迅速,应用场景广泛。法规体系涵盖国际民航组织相关规定以及我国从适航体系建设到无人飞行器的各类法规。无人机适航审定有具体流程和标准,亿航、峰飞科技等企业已取得成果。技术及工艺聚焦低噪音和倾转旋翼技术。路线选择上,企业可大胆探索,空域选择有不同规划,且低空飞行器适合按大批量制造方式发展。演讲最后,杨红松提到中国汽研政研咨询中心诚邀企业参与 “飞行汽车空地协同技术规范”标准研究 。

第四讲《从制造到精准感知--惯性导航技术的电子工艺突破与低空飞行安全》

李立凡

9.jpg

深圳市天陆海导航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COO李立凡从惯性导航技术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展开。

他表示:全球低空经济规模预计2030年超万亿美元,但面临安全性、导航精度、复杂环境适应性等挑战。光纤陀螺技术是高精度导航的核心,天陆海导航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其光纤陀螺体积小、抗干扰强,结合捷联惯导算法能提供精确导航参数,实际测试水平位置偏离小。多源融合导航融合多种定位方式,在隧道等场景定位精度高,优于友商产品。光纤惯导与多源融合导航协同,能提升导航性能,降低定位误差,增强环境适应性。该技术在物流配送、应急救援、低空安防等领域应用广泛,可实现精准投送、快速定位和高效巡逻监控。未来,低空经济将朝着智能化、标准化发展,相关技术将助力构建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可持续发展。

第五讲《激光雷达赋能低空经济:镭神智能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任东东

11.jpg

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任东东介绍了激光雷达技术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迅速,2023年规模达5059.5亿元且增速33.8% ,但低空飞行安全事故频发,如伊朗总统直升机撞山、华盛顿空域撞机等,原因包括现有安全设备局限、恶劣天气和复杂地形等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失误,还面临探测、定位和轨迹预测难等挑战。激光雷达通过发射和接收激光计算目标距离,可形成高清3D“点云”图像。镭神智能基于1550nm光纤激光雷达平台打造低空探测及感知避障产品矩阵,其低空无人机探测光电系统融合多种传感器,具备探测范围广、主动定位、不受光照和恶劣天气影响等优势,相关激光雷达产品探测距离远,能保障低空安全。在航空器飞行安全方面,激光雷达飞行器避障系统可采集、处理数据并告警、规划路线,具有探测距离长、精度高、主动性强等特点,无人机感知避障航路规划系统能智能避障、全天候运行。

本次峰会精彩持续!明日议程将聚焦“智能座舱”这一汽车科技核心赛道,围绕智能座舱先进生产技术、AI赋能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诚邀您明日13点莅临现场,共同探智能座舱的产业化路径与未来生态构建,引领出行场景的智慧化革命。

文:全球汽贸网记者 Daniel